
类别:欧亿体育 发布时间:2025-09-10
图源:人民日报
湖北日报评论员 刘中扬
8月13日,商春松拿下成都世运会跑酷金牌,这位前中国女子体操队队长,继为中国跑酷斩获世锦赛、世界杯历史首金后,成就了她在跑酷项目上的大满贯。镜头中的她身披国旗,笑容洋溢着自信和喜悦。
这块金牌来得有点波折。由于裁判误判第二个动作的完成分,商春松总分暂排第二,一度以为自己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她,在接受采访时有些哽咽,以为还要等下一个四年。最终,通过观看视频回放,裁判将商春松的总分改判为24.7分,名列第一。
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体操馆内的一面墙上,挂着历年来获得世界冠军、奥运冠军的运动员照片。初入国家队,商春松就将把自己的照片挂在这面墙上视作目标。17岁第一次参加世锦赛,商春松就收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“商春松腾跃”,难度达到F组;但直到21岁退役,她的心愿最终没能实现。
被看见、被记住,是追求人生价值感的前行者共同的渴望,既是不竭的动力,有时也会成为一种桎梏。是否只有实现了目标,这一路走来的艰辛才值得被称颂?西西弗斯从未将巨石推上山顶,但我们感同深受他的痛苦,也赞美他周而复始挣扎抗争的勇气。
走出体操馆,走进跑酷馆,从落软垫到落硬地,从高低杠、平衡木上腾跃到在障碍物之间飞跃,从一种上万次重复到另一种上万次重复,看似华丽的成功跨界背后,是商春松克服害怕的心理障碍,与肌肉记忆抗争,重新学习所有动作的勇气、坚韧和努力。一方面,体操训练使她更容易完成跑酷中的高难度动作,但与此同时,发力方式的变化让她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突破一些障碍。
商春松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坦言,自己在体操上的缺点在于“不够优美、质量不够好” ,但对于跑酷这一项“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”的极限运动来说,她的随性和自由成为了一种优势。从获得第一块跑酷金牌,到达成大满贯,商春松只花了一年多。通过体操,她翻出了湖南老家的大山;通过跑酷,商春松又翻过了那面象征着她的遗憾与不甘的“冠军墙”。
29岁,已远远超过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,但在新的赛道上,作为第一位成就跑酷项目大满贯的中国运动员,商春松正迎来她的黄金时代。高低起伏的赛场上,她翻转、跑动,灵活而矫健地从一个障碍“飞”到另一个障碍,凭借热爱和战斗的意志,她突破了职业运动员退役后生存与精神的双重困境。
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 商春松说,希望自己“遇到什么困难都是打不倒的”。